通知公告
查看更多-
112019-12
2019-12-11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认知科学与哲学”荣誉辅修学位项目简介
“认知科学与哲学”荣誉辅修学位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与哲学院共同打造。项目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研究平台,聚焦哲学与认知科学、民族心理、社会认知与中西比较的跨学科研究,融合哲学、心理学两大学科,为本科生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跨学科学术平台,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加强跨学科训练,为未来作为高水平的拔尖人才奠定良好的跨学科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 -
112019-12
2019-12-11
关于线上进行平台官网信息发布培训的通知
为做好平台官网信息发布工作,兹定于12月4日20:00进行线上培训,现将相关的时间地点、准备工作、具体安排和相关要求进行明确。 -
262019-11
2019-11-26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荣誉辅修学位项目实施办法(试行)
为充分发挥学校优质师资资源和学术资源,促进教学科研融合,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急需人才,学校依托各学院科研团队、学校各科研机构和平台设立若干本科生荣誉辅修学位项目,为保障项目的高水平、高质量和有效实施,制定本办法。
学术活动
查看更多-
062022-05
2022-05-06
预告 | 因果性与因果模型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明德讲坛第25期
-
272022-04
2022-04-27
预告 | 哲学与计算机科学工作坊
-
092022-04
2022-04-09
预告 | 类比推理与隐喻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明德讲坛第24期
类比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所谓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在西方,类比推理一直被忽视。只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特别是埃莉诺·罗施(Eleanor Rosch) 和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的研究,类比推理和隐喻在人类思维和语言中的中心地位才逐渐受到重视。一般认为,类比推理是反计算、反符号语言学的,是人类区别于机器的根本特征。然而,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促进符号主义和计算主义理论模型的延续。
我们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刘畅,当代艺术家孙原,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张立英,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朱锐一起探讨类比推理。本次论坛由艺术评论家袁园主持
Events
查看更多-
142021-11
2021-11-14
21th MingDe Lecture: Understanding Emotions via Brain and Art
What are emotions? Art emotions in art emotions? Why do people enjoy artistic emotions which they would not enjoy in real life? How do masters from the performing arts understand emotions, including their genesis, nature and expression? How does technology impact the logic of the emotional world? -
262021-05
2021-05-26
“机器人伦理1.0”学术研讨会日程与相关文件
“机器人伦理1.0”学术研讨会定于2021年5月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诚邀人工智能界、计算机科学界、认知科学界、哲学界和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参加。 -
162019-12
2019-12-16
哲学与认知科学明德讲坛第7期:“智能与行动”专题
2019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平台将举办哲学与认知科学明德讲坛第7期:智能与行动专题。欢迎参加!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