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首页 > EVENTS > 学术活动

在海量信息和大数据成为主流知识界面,社会文化冲突日益多极化的当下,人们深陷无知焦虑的认知困境中,并且更多抱怨持有局内人偏见是加剧群体之间隔阂和对立的根源。那么,无知和偏见一定作负面的理解吗,客观的无知和选择性偏见的认知意义又如何?本期论坛邀请哲学、艺术人类学,科学技术,社会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多领域学者跨界解读无知和偏见产生的认知根源,揭示无知和偏见的复杂与微妙,并与观众一起探究摆脱困局可能的应对之道。
 

嘉宾
 

陈嘉映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哲学·科学·常识》、《说理》、《简明语言哲学》、《何为良好生活》、《走出唯一真理观》等。译有《存在与时间》、《哲学研究》、《哲学中的语言学》、《感觉与可感物》、《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等。


段伟文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牛津大学、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科技哲学,信息与智能的哲学、伦理和社会研究等。担任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然辩证法研究》副主编等。近著有《信息文明的伦理基础》、《可接受的科学:当代科学基础的反思》。


凌晨

波士顿大学计算机工程博士,致力于社交媒体文化的跨学科研究。其数篇论文曾被计算机领域顶会录用,亦作为顶会审稿人参与评审。以其为第一作者的计算社会学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界关注,华盛顿邮报、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均有报道。译著有《偏见的本质》、《白日午夜:挣扎在两个世界缝隙之中的日裔美国家庭》和《波普艺术》。


臧艺兵 

集美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华中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口述史学会副主席,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特聘专家和策划人,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基地特聘研究员。著有《中国音乐史》、《民歌与安魂:武当山民间歌师与社会历史的互动》、《作为文化的音乐》、《民间音乐与文化创意产业》等。主编《人性与国情:音乐人类学观察》系列丛书。


周晓林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名誉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认知、注意选择与执行控制、决策与神经经济学、社会认知与实验社会心理学;任国内外多家学术刊物副主编或编委,主持科技部“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2015-2019年连续多年入选Elsevier心理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主持人:刘晓力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平台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曾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期刊发表重要文章,出版《理性的生命——哥德尔思想研究》,《认知科学前沿中的哲学问题》等著作。新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认知科学对当代哲学的挑战》。
 

讲座时间:4月6日20:00-22:00

形式:在线直播,扫码或点击进入直播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平台   服务器艺术基金会

协办: 神经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