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际交流

探微“知觉、意识与第一人称”国际学术研讨会

 


【编者按】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平台”与《哲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知觉、意识、第一人称”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5月11-1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与山西大学等国内外诸多高校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的近20场学术报告对知觉、意识与第一人称三大主题基于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知觉哲学与知识论等多视角进行了探讨。此外,大会特邀哥伦比亚大学的克里斯多夫·皮考克(Christopher Peacocke)就知觉哲学进行了专题报告。


 

1. 知觉哲学中的类比表征与类比计算


皮考克在本次会议上就他近来在类比表征上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报告。在特邀报告前,中国人民大学的刘晓力做了欢迎致辞,姚新中主持特邀报告并就皮考克的学术贡献进行了介绍。


刘晓力致辞

姚新中讲话


知觉内容是否完全由概念构成是知觉哲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以麦克道威尔为代表的概念论者认为只存在一种内容既概念内容,而皮考克曾经提出的场景内容则是非概念内容一派的代表之一。本次会议中皮考克以量度(magnitudes)概念为切入口,对这一经典问题给出了新的回答。他接受了麦克道威尔关于只存在一种内容的看法,但指出同一种内容可以被两种不同的方式加工。概念式的加工无需多言,而非概念的加工过程在他看来可视为一种基于量度的类比计算。量度作为一种物理学概念,包括很多我们不陌生的事物,诸如距离、方向、角度等。量度在物理学上被分为广延的(extensive)与强度的(intensive)。前者是具有可加性的,例如距离可以增加。而后者不具有可加性,例如温度并不是可直接相加的。量度概念在非概念加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类比计算的表征过程就基于量度,可以说类比表征就是用量度对量度进行的表征。这种使用量度的类比表征具有特定的底层实现机制,并且由特定的科学律解释,这一过程不涉及数字表征与数字计算,因为在类比表征中没有符号参与。

皮考克指出只存在一种内容,它们被概念与非概念的不同方式所加工。而类比表征或类比计算既是一种非概念的加工方式。这不同于概念内容的加工方式,类比表征不涉及命题或述谓的结构。常见的类比表征诸如多种空间推理,一些特定的时间推理,对内部及外部地图的使用。这些非概念的加工也存在正确性问题,但正确性的标准更接近于特定量度类型的公理而非逻辑上的真值。此外,某些看似使用推理才能解释的例子实际上只需要使用量度的运作就能完成解释,该现象被皮考克称为概念伪装。总的来说,这一基于量度的理论构架受到了伯吉对命题推理能力与知觉能力的区分以及量度的结构等方面的启发,并且在只有一种内容的观点上与麦克道威尔相同。当然,皮考克最后强调了非概念加工的重要地位,并给出几种辩护意见。

 
皮考克报告


在评论环节,来自清华大学的唐浩首先就概念/非概念的区分与心理层次和底层机制的两个层面究竟是构成了一个四元组还是一个二元组的两种描述向皮考克发问。随后就心理表征的术语使用,心理的底层物理实现过程是否可以被视为计算,意识层面与底层的鸿沟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来自山东大学的任会明随后就心理量度与物理量度之间的关联及区别进行了评论。他认为心理量度是较为可疑的,并指出量度加工同时在内容层面以及表征层面进行的特性可能会带来麻烦。这将对心理量度的物理基础构成威胁。

 
唐浩对皮考克的报告进行评论
 

任会明对皮考克的报告进行评论
 

2. 大会主题研讨
 
大会随后就知觉哲学的不同议题进行了探讨,复旦大学的刘闯主持了第一组报告。北京师范大学的唐热风对经验与知识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讨论,她的报告主题为“知识性经验”(EpistemicExperience)。她从何种经验可以被视为知识来源的问题出发,对麦克道威尔关于知识标准的分析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唐热风认为知识的确需要不可驳斥的证成,但显常的经验(manifesting experience)并非知识所需要的不可驳斥证成。相反,她认为知识性经验(epistemicexperience)本身就可以被视为知识,并且只有知识性经验才可以被视为不可驳斥证成。台湾大学的梁益堉随后报告了他的哲学心理学研究,题目为“在四手幻觉中作为主体的身体(body-as-subject in the four-handillusion)”,他通过心理学实验质疑了梅洛庞蒂的“经验排斥论点”。这个论点认为个体无法将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同时体验为主体和客体。该实验通过摄像机和头置显示器将受试者的视角转换,配合对受试者手部的触觉刺激,使受试者产生了对视觉中看到的非受试者手的错误归属。梁益堉认为由于看这双手的过程属于将其客体化的过程,将这双手归属于自己的过程属于将其主体化的过程,而这两个过程同时发生;所以,这个实验质疑了“经验排斥论点”,即证明了一个人可以将其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同时体验为主体和客体。

唐热风报告


粱益堉报告

 

山西大学的江怡随后主持了大会第二组报告。来自山东大学的王华平则试图捍卫知觉溢出论,他的报告“知觉性意识与认知通路(Perceptual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veAccess)”为该观点及相应争论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布洛克(NedBlock)提出的知觉溢出论认为知觉意识能力因其丰富性溢出了认知通路能力。布洛克基于实验和神经科学提供的证据都受到了丹尼特与科恩(Michael Cohen)等人的批评,他们提出的“方法论疑难”用一个思想实验对布洛克的证据构成了直接威胁。王华平尝试从该思想实验的直觉基础以及错误表征等角度解决方法论疑难,从而为知觉溢出论辩护。上海纽约大学的滕璐在“呈现感受的知识非重要性(The Epistemic Insignificance of theFeeling of Presence)”探讨了知觉证成问题中的独断论。独断论认为知觉经验所具有的现象学特征与现象力为主体相信相应的知觉内容提供了证成。此外,独断论中的部分学者还会强调知觉经验的现象学特征以及相应的主体对相关呈现事物的感受。滕璐尝试反思独断论的现象力性质,从而反驳独断论。她认为现象力并不属于知觉现象学的范畴,而可以基于对元认知和知识性感受的经验调查对现象力给出更好的解释。这样一来,独断论在知识论上的解释优势就可以被取缔。刘闯就“皮考克论知觉权利(Peacocke on Perceptual Entitlement)”进行了探讨。该报告旨在对皮考克在知觉权利问题上对于知觉的解释以及一些主要批评进行考察。所谓知觉权利指知觉赋予我们进行知觉判断的权利,这一判断为知识提供了基础。刘闯指出皮考克自认为的理性主义解释是基于一些先验原则之上的,具体包括:真值诱因原则,理性主义从属原则,复杂性缩减原则。其中复杂性缩减原则才是解释个体化实例是一种合理的真值诱因方式的理由,而且该原则在皮考克看来可以得到自然选择等经验理论的支持。刘闯在分析以上观点后,就皮考克的论证的循环性,自然选择理论的支持效力,以及这一论证是否符合理性主义要求等方面提供了批评。


王华平报告
 
滕璐报告

刘闯报告
 

3. 第一人称专题研讨
 

第一人称涉及主体独特的经验,同时与知觉哲学以及自我知识联系紧密。在对第一人称的专题研讨上,北京大学的叶闯主持了第一人称专题的第一组会议。首场报告是来自浙江大学的李恒威所做的“构建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他认为意识具有认知的首要性,因此通过第一人称的方法来研究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弥补当下主流的研究意识的第三人称方法。他探索了意识体验自我呈现或自我报告的可能性,并提出了构建意识科学第一人称方法必须要满足的客观性标准。李恒威还在报告中主张将神经的第三人称数据与主观体验的第一人称数据整合起来,从方法论上破解意识研究的“难问题”。最后,李恒威对构建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的类型和操作程序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对它们的效度进行评估。首都师范大学的陆丁则尝试为第一人称的度量方式提供一个形式描述。他的报告“人称的程度(degree of personhood)”尝试探讨“作为第一人称”的特征以及 “作为第一人称”的程度。陆丁首先讨论了第一人称视角的两种功能,分别是作为额外内容的感受质与提供本质形式的现象学路径。但这种双重功能仍然无法完成将主体归属给特定经验的工作,而这一归属工作本身还要求它的实现方式是对意义及内容敏感的。对此,陆丁建议增加一个变元来形成一个三元结构,这样一个提供真值的变元同时可以提供一个“视野”(scope)来衡量所有经验内容中可以被特定变元所取值的范围。该三元结构在解决归属问题的同时为第一人称的程度提供了衡量方式。华东师范大学的郁锋尝试为身体及具身性对于理解自我意识和第一人称概念的重要性辩护。在“具身性,第一人称与自我意识”的报告中,他基于博穆德斯(JoseLuis Bermudez)提出的自我意识和第一人称都是具身性的观点展开讨论。郁锋从具身性和本体感受两个问题出发,讨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的接受了本体感受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观点。并且重构了博穆德斯从自我的具身性推论出第一人称本体感受是自我意识的论证。


李恒威报告
 

陆丁报告
 

郁锋报告

复旦大学的刘闯随后主持了第一人称专题的第二组会议。厦门大学的王晓阳对心灵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这一问题给出了一个独特的理解可能。他的专题报告“非主观的心灵”首先介绍了物理主义在解释主观性的心灵时遇到的挑战以及两类主流的回应方案(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主观性的心灵对物理主义的完备性原则构成了冲击,激进主义尝试取消掉我们对主观性的直觉,而保守主义则试图在保留直觉的同时捍卫完备性。王晓阳认为这两大方案现有的困境根源在于我们对于心灵主观性的长期误解,我们认为主观性同时具有直接性与不均等性两大特征。王晓阳通过对观察概念的澄清,指出心灵的确有直接性特征但不具有不均等性特征,因此认为心灵是非主观的。并围绕这一理解重新为保守主义方案辩护。华东师范大学的徐竹尝试基于皮考克的启发去重构对自我知识的理解。在“心理的与实践的自我知识:一种表达主义的纲领”报告中,他回顾了塞拉斯与安斯康姆关于自我知识的贡献。前者认为自我知识包含心理的与行动的两类,后者则将关于行动的自我知识命名为实践知识并进行了详细探讨。徐竹认为通常对自我知识的研究更侧重于皮考克所归纳的心理的自我知识,而在实践的自我知识上关注较少。此外,这两类自我知识也缺乏一种统一的纲领进行涵盖。徐竹认为基于皮考克的理论再结合对于“信念慎思”(doxastic deliberation)的讨论,可以形成一种表达主义的自我知识纲领,从而完成整合的任务。

王晓阳报告

徐竹报告
 

4. 知觉与意识专题研讨


知觉与意识都是当代哲学的前沿话题,关于它们的探讨也受到了不同哲学传统以及科学研究的推进。本次知觉与意识的专题研讨由王晓阳主持第一组会议。绍兴文理学院的陈巍在“当镜像神经元遭遇现象学:琴瑟和鸣抑或同床异梦?”专题报告中探讨了镜像神经元与现象学之间的关联。他首先介绍了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以及所引发的现象学内部自然主义方法论的更新,这尤其为现象学对于同感的描述提供了自然解释基础。然而随着研究深入,镜像神经元与现象学理论在三个方面上都产生了裂隙。基于以上问题,陈巍就现象学理论与镜像神经元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他指出两者仍然是兼容的,并且都在同感问题上挑战了元表征路径的主导地位。中国政法大学的费多益随后探讨了对他心感知的理解问题。她在“我们在何种意义上谈论他心感知”中指出他心感知的神经机制基础与他心感知间的关联无法为他心感知提供一个完备的解释。费多益进一步的探索了他心知识的知识论特征,并认为对他心的经验对于我们在公共表达中的交流与理解都有构成性意义。但她同时强调,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他心,理由在于意识经验的独有性,以及主体内涌现的感受质难以被第三人称视角处理。因此,费多益认为他心感知因此并不在于去发现他人行动的因果解释,而是理解他人所表达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的黄原则在“相信的‘中间状态’与信念的分层”中为“中间状态”给出了一个新的解释。中间状态是指如下的情况:主体相信p且真诚地判断p,但主体的行动违背了p。黄原首先考察了信念的倾向论对于该问题的解释,随后考察了传统表征主义及以甘德勒(TamarGendler)的隐念理论为代表的修正版本的解释。基于进一步的分析,黄原认为基于信念分层的想法能更好的解决以上的中间状态问题。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路径:将信念区分为原初信念和理论信念两个层次,从而将中间状态理解为两个层次间的矛盾。这样的路径在能处理中间状态问题的同时也没有违反表征主义的框架。

陈巍报告

费多益报告

黄原报告
 
南京大学的陶孝云随后主持了知觉与意识专题的第二组会议。山西大学的梅剑华将由近来实验哲学的兴起所揭示的直觉问题与知觉进行了一个对比。在专题报告“直觉作为证据:直觉与知觉的类比”中,他首先基于哲学史视角对直觉进行了溯源,并讨论自克里普克以来将直觉作为一种证据的趋势。随后他具体讨论了刘易斯(David Lewis)为代表的信念论,索萨(ErnestSosa)为代表的倾向论,以及特殊心理状态论等主要的直觉立场。基于索萨以及柏格森等人关于直觉的看法,并在对知觉和直觉的证据地位进行对比后,梅剑华认为直觉应该具有与知觉类似的认知地位,从而能够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指南。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薛少华在“知觉行动联机和人机交互中的动态信息处理”报告中讨论了知觉行动与人机交互中神经系统的底层实现的问题。他首先介绍了认知科学哲学中以福多(JerryAlan Fodor)为代表的传统计算主义及符号表征路径。随后他考察了策梅罗(Anthony Chemero)与吉布森(James J. Gibson)的反驳,他们认为心灵的动力解释不必然是表征的,并且认为符号表征路径在解释知觉行动联机与人机互动上可能是无效的。薛少华指出,基于生态心理学的路径将会对以上问题的机制给出更好的解释。中央美术学院的孙骞谦尝试在知觉的视角性特征问题上寻求最佳的解释方案。知觉的视角性特征指在客观状态之外,知觉所处的特定视角下知觉对象所显现的外观的独特性质。由于表征主义承诺表征内容应穷尽知觉的现象特征,因此他们需要对知觉的视角性特征给出解释。孙骞谦在他的专题报告“注意与知觉视角性特征”中首先回顾了表征主义传统下的两大主流方案:投影式理论与视觉开角论。他认为前者存在着难以接受的现象性后果,后者的立场既不稳定又充满着局限性。孙骞谦因此基于一些已有理论归纳并捍卫了注意建构论这一替代方案。该方案区分了前注意情况与注意引入情况,并自洽地兼具了已有方案的优势。

梅剑华报告
 
薛少华报告

孙骞谦报告
 
 
5. 结语

最后,刘闯对大会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主题的前沿性以及皮考克工作的重要价值。他认为皮考克在哲学与科学的交叉领域上的研究既具有哲学上的洞见,又在使用科学证据上十分谨慎与负责。随后他认为本次会议的多场报告人之间的主题与参考文献之间都互有交集,形成了非常好的学术互动。刘晓力随后进行了闭幕致辞,并转达了皮考克对于该会议的赞美。皮考克对于国内从事知觉哲学与心灵哲学领域的学者规模感到欣慰,并十分赞赏会议各专场报告在主题上的丰富性。总之,本次“知觉、意识与第一人称”国际学术研讨会受到了国内外参会学者的一致好评。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供稿:刘牧、刘涛
图片:吴晓林
编辑:C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