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力教授(右,左 为任会明教授)主持短期课程
12月11日进行了课程的第一讲,主题是知觉的个体性。阅读篇目为“The particularity and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以及“Perceptual particularity”。
作为一种对整个话题的引导,任会明首先抛出什么是(知觉)经验的问题。一个比较直观理解是,经验就是在类似于视角转换等情形中,改变了的东西。这种改变是相对于外部对象的属性而言的。比如,当一个人边走动边看一扇门的形状时,门的形状本身其实并不发生改变,但门的形状对人的显现方式发生了改变,也就是“看起来”的样子变了。这时我们会认为,这个人的经验发生了改变。
进一步的问题是,当主体具有知觉经验的时候,经验的对象是什么。当主体处于知觉关系当中,这一关系的一方是主体,另一方是否就是外部对象本身?还是仅仅是对象的呈现?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理论之间的差别。感觉材料理论认为只能知觉到对象属性的呈现,即感觉材料;直接实在论则认为知觉到的就是外部对象本身。而当意向性的观念被引入知觉的讨论中之后,表征主义兴起并逐步占据统治地位,而关系主义则是一种反叛力量。Schellenberg所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整合表征主义与关系主义,而其背景则关乎这些关于知觉的最基本的理解。
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影响到对知觉经验的个体化问题的理解。这就是“The particularity and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和“Perceptual particularity”两篇文章所关心的问题。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表征主义那样,认为经验就是心灵内部的东西,那么就不能解释经验对外部对象的敏感性。Schellenberg认为,即便主观上不可区分的两个经验,如果它们的对象不同(比如两个外观一模一样的杯子1和2,第一次看到杯子1在桌上,第二次看到杯子2在桌上),那么它们的准确性条件就不同(分别关乎杯子1和杯子2)。因此,一个知觉理论应当将上述两个经验看作不同的经验。同样的,如果是关于杯子1的错觉或幻觉,也是与上述经验不同的经验——尽管留在心灵内部的东西是一样的。关系主义者就采取了这种进路,他们将经验看作一种关系,而只有当知觉方式、主体和知觉对象三者都相同时,两个经验才是相同的。
但关系主义不能解释在不同客观环境中,两个经验在主观上的不可区分性。所谓主观不可区分,就是说仅仅凭主体的内省,无法知道两个经验是不同的。关系主义通常认为经验的现象性由外部对象构成,因而不同经验的任何不同之处,在原则上都是主观可通达的。这就无法解释主观不可区分性。于是,Schellenberg主张,知觉经验既有关系性,又有表征性。而说明这种结合的理论被她称为弗雷格式的缺口内容(Fregean gappy content)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两次看到杯子的例子里,两个经验的内容分别为$\langle \mathrm{MOP}(o_1),\mathrm{MOP}(\mathrm{P})\rangle$和$\langle \mathrm{MOP}(o_2),\mathrm{MOP}(\mathrm{P})\rangle$,而一个主观上与之不可区分的幻觉内容则为$\langle \mathrm{MOP}(\;),\mathrm{MOP}(\;)\rangle$。 $\mathrm{MOP}$为呈现方式,是主观可区分的部分;小括号内的部分则表达了该经验的实际情形,即实际上在场的对象和属性是什么,是主观上无法区分的部分。这就即解释了主观不可区分性,又解释了外部对象对经验内容的敏感性。
此外,Schellenberg区分了两种个体性:现象个体性和关系个体性(phenomenological and relational particularity)。一个心理状态展现现象个体性,当且仅当在主体看起来,好像有某个个体(particular,可以是对象、事件或属性示例);一个心理状态例示关系个体性,当且仅当该心理状态由被知觉到的个体构成。如果知觉状态由知觉到的个体所构成,那么真实知觉例示了关系个体性,而不论真实知觉还是幻觉,都展现了现象个体性。关系个体性奠基于知觉能力(perceptual capacities),即分辨(discriminate)并挑出(single out)某一个体的能力。这实际上是Schellenberg一系列工作的共同基础和创见。在主观上不可分辨的真实知觉和幻觉中,主体使用了相同的知觉能力,这是这两种经验的共同因素。而这种相同能力的运用,是导致不可分辨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