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交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内交流
哲学与认知科学明德讲坛第10期暨科学-社会-人文论坛第98期之“知觉与表征”专题
 

编者按:6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平台主办,“神经现实”公众号协办的哲学与认知科学明德讲坛第10期暨科学·社会·人文论坛第98期以在线会议的形式在腾讯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坛的主题为“知觉与表征”。来自山东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所的任会明教授带来了题为“作为心智表征的知觉经验”的讲座。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山西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本次明德讲坛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向公众开放,身处各地的哲学与认知科学工作者和爱好者们通过Bilibili“神经现实”直播间参与了本次活动。文末附上了本次讲坛的录屏链接,欢迎浏览。


作为心智表征的知觉经验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的梅剑华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坛。他首先介绍了主讲人及本次讲座的主题,并邀请任会明教授开始报告。
 

任会明首先指出了本次讲座属于导论性质,旨在为知觉哲学中的表征主义/内容论(content view)与关系论(relationalism)的争论提供一个概览。在他看来,这首先需要对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和知觉经验(perceptual experience)这两个核心概念进行澄清,从而为理解后续的争论提供基础。因此,本次讲座的前两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心理表征、知觉经验。在最后的部分中,任会明回顾了表征主义与关系论的争论,并自然地给出自己在该问题上的看法,即知觉经验在一种被“消费”(consume)的意义上是心理表征。
 

首先,关于表征,任会明指出,理解表征的关键是理解意向性。意向性作为一个人造的哲学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更多与“意味”(means)及“意义”(meaning)相关。格莱斯(H. P. Grice)对于意向性提出的自然/非自然区分也可以得到日常的理解。自然的意向性的例子包括“烟意味着火”,而非自然的意向性则例如“铃响三声意味着公车满员”。这样一种“a means b”的结构就是意向性的关键。相比于前者是自然的,后者则是人造的,因为其与语言及心灵相关,且包含了约定。在“铃响三声”中,敲铃乘务员的心灵承载了意向性,而铃响三声与公车满员之间也更多是一种约定。在自然/非自然的一组区分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组原初(original)与衍生(derivative)的区别。心理表征正是一种原初的意向性,而人造与约定的意向性则是衍生的。因此,“铃响三声意味着公车满员”是一种衍生的意向性。但需要注意,自然/非自然与原初/衍生的两组区分并非一一对应。自然的意向性并不就是原初的意向性,例如“年轮意味着树的年龄”虽然是自然的,但难以判断是否是原初的。可见,在意向性中总是存在着两个东西,即表征与被表征的东西。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自然的意向性中,两种之间具有一种因果关系。而在心理表征中,两者的关系则不一定是因果关系,甚至不一定能被还原为因果关系。

 

接下来,任会明指出我们应该区分意图(intention)与意向性这两个相似的概念。意图只是意向性的一种,因此意向性可以独立于意图被讨论。对于意向性的基本刻画就是“关于性”(aboutness)。这是来自布伦塔洛的经典看法,即这种意向关系是一种“关于关系”。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考虑对不存在对象的意向性。由于不存在物的特征,这种“关于关系”受到了质疑。这些疑难也为学者们将注意力从意向关系转向内容提供了动机。这里对“关于性”和不存在对象的谈论也可以使我们理解为何原初的心理表征不太像一种自然的表征(因为心理表征可以关于不存在的对象)。此外,在心理表征例如信念的情况中,我们的信念通常是关于某个对象a,而表征内容就是a is F;而在欲望的情况中,关系性的表征结构则更为麻烦,反而用表征内容去处理会更加合适。这也为关注点从关系转向表征内容提供了动机。
 

在梳理了表征的两大要素之一的意向关系后,任会明转向了对表征内容的讨论。所谓内容,首先是某个东西所具有的,例如“信念的内容”。而内容也使得判断真假得以可能。只有具有了内容,一个对象才能与真假相关。因此,内容必须有可能为假,表征也必须有可能出错。这也使得一些有关内容的理论(主要指如何确定内容)必须要对错误表征的可能性提供解释。一种主流的理论是福多等人主张的因果协变(Causal co-variance)。该理论认为表征是指某个(心理的)状态S,而这个状态与某个东西C有因果关系。协变则应当理解为:当且仅当C出现,且因为C出现,状态S才出现。考虑福多本人的例子“tokening of the house”,在这个例子中,当马出现时,关于马的表征出现。但这样一种内容理论在解释错误表征时出现了问题。可以设想某个夜晚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将一头牛看作马的错误表征情况。按照因果协变理论,该符号的表征内容就应该是一个析取内容,但是这就导致了不存在错误表征的可能性问题。随后任会明简单回顾了福多进一步的非对称依赖解释以及目的论解释,并最后提出了他所青睐的米利根(Ruth Millikan)基于消费的解释。该解释认为,我们的表征具有什么样的内容取决于它是怎么被消费的,而错误是出现在这种“消费关系”之后。

 

由此,任会明引出了本次讲座的第二个核心概念即知觉经验。在开始知觉经验的讨论前,他先提醒我们将这一问题与一个表征主义内部的相关问题进行区分。这一相关问题是指查尔默斯及布洛克等人与内容论者之间的争论。查尔默斯等人认为在表征内容外还有现象特征的存在,而内容论者认为知觉经验都是表征内容或可还原为表征内容。但是查尔默斯等人仍然承认知觉经验是表征的,因此他们对于知觉经验的主体性特征的讨论不可直接类比关系论者的看法。而更加主流的内容论首当其冲地遭遇了关系论基于知觉经验的批评。
 

知觉经验之所以成为哲学中一个有趣也令人头疼的问题是因为“在知觉经验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一问题。知觉经验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由它的主体性特征(subjective character)所确定的,这使得关于错觉(illusion)与幻觉(hallucination)与真实知觉(veridical perceptual experience)的区分成为了问题。因为错觉与幻觉在知觉经验的主观性上的不可区分,关于知觉经验的解释似乎需要对这一问题给出回应。这一回应即需要说明三者为何在主体性特征上是相同的,而又需要说明它们在哪种意义上被区分开。传统的感觉材料理论(Sense-datum theory)提供的解释是,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感觉材料,而这遭到了表征主义/内容论者的反对。内容论者将知觉经验视为心理表征。在任会明看来,促使学者们将知觉经验看作心理表征的动机主要有三个:第一个动机是用来取代传统的感觉材料理论,因为感觉材料的定位是心理世界,这一理论使得我们的知觉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的意义变得不可理解了;第二个动机是来自齐硕姆(Roderick Chisholm)将意向性用于解释心理状态的学术传统;第三个动机则是某种知识论上的意义,即知识是与我们的知觉经验密切相关的,表征主义保证了我们的知觉经验与外部世界相关。相应地,当表征主义将知觉经验视为心理表征后,它们也需要对幻觉及错觉的区分问题给出答案。他们的解释是真实知觉与错觉及幻觉共享一样的表征内容,而区别在于外部对象是否存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或许会推论出我们看到的是经验的表征内容。
 

任会明认为正是这一推论(尽管并非多数内容论者都明确持有)遭遇了关系论者们的批评。他自己也指出如果认为我们看到的是表征内容而非对象是一个荒谬的事情。他通过介绍语言哲学中对不存在事物的探讨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当我们寻找不老泉时,我们寻找的并非一个关于不老泉的观念,而是不老泉这个对象本身,即便它不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任会明认为错觉与幻觉的情况也是类似的。我们在错觉与幻觉中看到的就是相同的意向对象,而不是表征内容。而真实知觉与错觉及幻觉的区别仅仅在于相关的意向对象存在与否。
 

与此同时,关系论对内容论的批评也集中在这一论点上。将表征内容作为知觉经验的衡量标准在关系论者看来搞糟了对真实知觉中的主体性特征。毕竟,我们看不到我们自己的经验。在关系论者的解释中,他们认为真实知觉中主体看到的就是真实的笔,而相关的主体性特征的组成物就是笔本身(外部对象和它的相关属性)。与此同时,关系论对于错觉及幻觉的回应则是否认三者之间有共同特征。而由于我们之前关于错觉及幻觉的定义中本身就包含了它们是主体角度上不可区分的,那么关系论否认这点就意味着否认这个定义前提。一个相应的理由由马丁(M.G.F. Martin)给出,他认为错觉与幻觉相比于真实知觉在现象特征上有区别,问题仅仅在于主体觉察不到这种区别。任会明认为这个非常难以令人信服。
 

任会明接着讨论了内容论者的回应,他指出实际上双方并没有严重的分歧。内容论者同样会承认在真实知觉中我们看到的是对象本身。我们看到的是表征内容这个观点更像是某种内容论内部的混淆。甚至内容论也不会否认我们在错觉里看到的仍然是意向对象。但他指出关系论认为真实知觉没有错误表征的判断的确是与内容论不同的。关系论者认为真实知觉甚至错觉及幻觉都并非看错了,而是判断错误,即基于经验产生的信念的错误。最后,任会明就这一观点给出了肯定意见。并再次使用米利根的观点进行解释。在这种解释下,我们应该认为基于经验的信念与经验本身的关系不是意向关系,信念是经验内容的消费者。信念如何消费经验决定了经验的表征内容,并因此给予了知觉经验错误表征的可能性。任会明指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仍然可以认为知觉经验是表征的。而错误表征也是这个过程中特定的消费方式的产物。

 

在报告环节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的唐热风教授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刘畅副教授对任会明的报告内容做出了评论。

 

唐热风首先就关于意图和意向性的区分细节问题补充了一个来自安斯康姆的理解。她认为安斯康姆对于意向对象的讨论是扎根于行动的,这意味着那些意向对象实际上也是人们所意图的对象。因此意向对象是没办法在意图和意向性的角度区分的,这或许也意味着意图与意向性本身也无法严格区分。随后她对表征主义/意向主义与内容论之间的区分做出了一些澄清。接着指出了关系论和表征主义之间并不是处于一种互斥的关系,她以麦克道威尔的观点为例说明了一种调和性观点。并基于此引出了她更加倾向的信念论。
 

对于唐热风的评论,任会明首先道,回应关系论和表征主义的确没有严格的互斥,但他不认为麦克道威尔的观点会被关系论者承认。他指出虽然不是严格互斥,但主体性特征是否由内容决定仍然是一个明显的分歧。他也继续澄清道,表征主义不会拒绝承认知觉经验中主体是直接面向对象的,但他仍然通过关系论者中的崔维斯(Charles Travis)的观点强调了关系论在没有经验错误等具体的方面的不同。
 

第二位评论的刘畅首先指出了任会明在该争论中蕴含的个人看法,即同意知觉经验是表征的但不完全同意表征主义,并同意一些对内容论的批评。相应地,刘畅首先提供了自己在该问题上的看法——他不同意表征主义,而更加认可知觉经验的意向性特征。他首先强调表征不是对意向性的一个好的刻画,随后回顾了表征这个概念的历史。他强调我们除了需要区别表征内容和感觉材料外,也要区别命题和命题内容。在这个意义上可以为寻找不老泉的问题提供一个统一的解释。随后他通过安斯康姆对意向对象的讨论,提供了一种把实存对象和意向对象区别从而解决不老泉问题的回应。
 

任会明首先回应了关于意图和意向性的问题,认为将它们分开主要是为了解释自然意向性中的一些例子。随后他回顾了关系论的历史,尤其澄清了洛克为代表的将知觉经验视为一种图像式表征的传统观点。而他强调这种观点不是对知觉经验的正确理解。随后他通过对关系论和表征主义在英美之间的学术传统的一个简述,试图说明与安斯康姆相关的传统在美国学界关于知觉哲学的讨论中较为少见,他的工作也是为了基于美国传统的立场进行一些澄清。

 

在讲座的最后,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参与及观看直播的观众就讲座内容提出了问题。任会明就听众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本次讲坛的录像已上传至Bilibili弹幕视频网“神经现实”频道

 
文字:刘牧
编辑:黄禹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