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交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内交流
哲学与认知科学明德讲坛第7期之“智能与行动”专题
 

【编者按】11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平台举办的明德讲坛“智能与行动”专题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500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们参加了本次工作坊。本次讲坛分为智能和行动两大主题工作坊。


在智能主题工作坊开始之前,中国人民大学的刘晓力教授致开幕辞,并表达了对各位学者的欢迎。来自北京大学的叶闯教授主持了第一场智能主题工作坊。
 
1. 脑启发的思维揣测与行动
 
曾毅研究员
 
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曾毅研究员首先带来了题为“脑启发的思维揣测与行动:认知建模及其人工智能应用”的报告。曾毅首先介绍了现有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和其与实际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区别,并指出可塑性是智能的一个核心条件,智能模型不能只关心学习机制,还应包括发育和演化。他以一系列经验研究的结果为例说明了演化对生物大脑结构的影响,以及演化带来的基本计算单元的差异对智能的影响。他还介绍了基于猴脑的神经网络模型使得机器人通过了被认为与自我意识有关的镜像测试的成果,以及模拟思维揣测能力的类脑模型。最后,曾毅指出类脑人工智能是从大脑研究中获知什么对于智能是有意义的,而非完全模仿大脑的能力和局限。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张炎博士对曾毅的报告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演化不足以告诉我们什么是最优的大脑结构,而需要解释性的理论。在座的学者还与曾毅就一些经验实验的哲学解释,类脑与仿脑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2. 脑机混合智能及其哲学问题
 
周昌乐教授
 
接下来,来自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周昌乐教授带来了题为“脑机混合智能及其哲学问题”的报告。在报告中,周昌乐介绍了脑机接口和脑机混合系统,并引申出对相应的哲学问题的思考。他首先介绍道,脑机接口涉及到脑电信号的记录、预处理、分类识别、实施控制等不同功能模块的实现。更进一步地,周昌乐介绍了国内外一些著名脑机混合智能系统及其涉及到的前沿科技情况,比如进一步向脑机融合方面发展,通过与植入芯片技术相结合,真正实现脑机之间相互交流的脑联网的目标,以及合成生物形成的全新组件——湿件。最后,他讨论了脑机混合智能的发展所带来的一些哲学思考,特别是对缸中之脑、中文之屋、玛丽的房间等思想实验的反思。周昌乐认为,对于未来,可以相信,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会有更多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脑机混合智能之中,从而推动当代社会技术不断进步。
 
刘晓力教授对周昌乐的报告作出评议。她认为报告视野宽广,既能深入浅出地介绍人工智能前沿,又能切中要害地进行哲学反思,内容颇具启发性。
 
3.多模态情感计算
 
金琴副教授
 
在北京理工大学的薛少华博士主持的第二场智能主题工作坊中,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金琴副教授作出题为“多模态情感计算”的报告。金琴指出,人类学习、思考和表达都是通过多模态的形式进行的,因此人类所构建的人工智能系统也应具有理解多模态世界的能力,而情感计算正是计算机学界关注已久的重要课题之一。她介绍道,自己的主要工作集中于对情感的计算建模和识别方面,即通过对视觉、听觉以及文本等多模态数据信息的捕捉和预处理,提取相关特征,依据不同的识别任务使用不同的技术模型,以达到对于对象情感的准确分类和识别。在动态对话场景中,进行情感识别建模时应考虑到交互特征(Interactive Features),即对话者的情感信息是与被识别者的情感信息密切相关的;在处理多模态跨文化情感识别时,对处于不同文化的个体进行情感信息特征提取,需将这些特征映射到共有情感空间(Common Emotion Space)中,借助各文化群体共有的情感类别予以分类,以消除情感识别对于文化的敏感性。
 
周昌乐教授对金琴老师工作的创新性予以肯定,并指出在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时应当对相关的伦理议题予以更深入的思考,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产生更丰富的学术成果。
 
下午的两场行动主题工作坊分别由山西大学梅剑华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孙骞谦博士主持。
 
4. 实践知识如何可能
 
王华平教授和梅剑华教授就报告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
 
第一场行动主题工作坊由来自山东大学的王华平教授作题为“实践知识如何可能”的哲学报告。王华平首先介绍了安斯康姆《意图(Intention)》一书中对实践知识的三个特征的论述,并指出为了澄清安斯康姆的定义所需要面对的两个问题,即实践知识如何是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和实践知识如何是一种知识。王华平通过对安斯康姆的论述的重构,分别给出了基于知觉模型(perceptual model)的对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基于Guidance理论的对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来自山西大学的陈敬坤教授对王华平的报告进行了总结和评论。在座的学者就信念在行动中的因果作用,安斯康姆对实践知识的特征的表述等问题与王华平进行了讨论。
 
5. 情感智能演化
 
苏彦捷教授和江怡教授就动物情感智能展开讨论
 
接下来,来自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苏彦捷教授做了有关“情感智能演化”的报告。苏彦捷首先界定了情感智能的概念,认为情感智能是对情绪进行准确推理及使用情绪和情绪性知识促进思维的能力。随后,她对情感智能的结构进行了深入挖掘,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讨论,分别为表达情绪、理解情绪和共享情绪。最后,苏彦捷采用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描述并比较了鱼类、鸟类、非灵长哺乳类、非人灵长类和人类等动物在表达情绪、理解情绪和共享情绪三个方面的行为特征及可能的生理机制,并做出总结:情绪智力可以帮助动物适应环境,促进动物群体互动和物种繁衍,减少动物的生存风险。

来自山西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的江怡教授对报告作出评议。他称赞报告内容翔实,专业性强,还就动物情感智能概念与苏彦捷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6. 智能:识规范性如其所是之权能
 
任会明教授
 
第二场行动主题工作坊首先由山东大学的任会明教授作报告,主题为“智能:识规范性如其所是之权能”。任会明首先就关于规范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览,并将其区分为三类议题,即规范性事实、规范性理由与规范性要求。其中后两类议题与行动相关,但规范性理由更偏向于第三人称视角而规范性要求则偏向于第一人称视角。相比之下,在任会明看来,规范性事实难以就其自身具有对行动的规范性效力。因此,他进一步讨论了规范性事实如何转换为规范性理由的问题。在他看来,这主要需要从具有解释力与提供证据这两个角度上考虑。随后他提供了学界关于存在一些不涉及任何事实的规范性原则的看法,来对规范性与经验事实的区分加以说明。随后他提供了自己对于规范性的解释,指出仅仅具有解释力仍然还不足以担保一些相关行动的动机。他认为解释只有更进一步使某人理解其意义(make sense)才能完成以上担保。因此,在他的阐释下,规范性的意义就在于,主体在其所识别的规范性理由有意义时将会做出行动。他将这个特征视为智能的核心特征,并在最后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首都师范大学的叶峰教授对任会明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一系列疑问。
 
7. 意图行动的复合结构
 
宗德生教授
 
本日工作坊的最后,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宗德生教授带来了题为“意图行动的复合结构”的报告。在报告开头,他先以西部时期的犯罪分子的笑话来说明意图行动复合结构的一些特征,例如粉刷房子这一意图行动会由清理墙面等其他意图行动构成。这一意图行动的复合结构主要由哲学家汤普森(Michael Thompson)发展,但当前哲学中关于意图行动的理解更多来自戴维森将意图行动等同为身体移动的看法。宗德生随后指出意图行动在解释上的一些独特性,例如复合结构中的组成可以为下层的行动提供解释。而这也进一步地为意图行动的复合结构进行了一个坐标轴式的说明:从上层较为抽象的行动到下层更加具体的行动,我们可以追问的是“如何做(How)”的问题;而从下层到上层,我们追问的是“为什么(Why)”的问题。最后,他进一步讨论了上下层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衍生的规范性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的刘畅副教授对宗德生的讲座进行了概括,并就报告内容进行了讨论。
 
在与会学者热烈的讨论中,本次明德讲坛顺利落下帷幕。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文字:黄禹迪、许万承、刘涛、刘牧
图片:吴晓林
编辑:黄禹迪